笔趣E > 历史小说 > 家侄崇祯,打造大明日不落 > 第1270章 国与民俱贫,而官独富
  老僧手里捻着念珠,念了声佛号,“这位邱施主,不过是个例罢了。众生皆苦,普天之下,还有无数黎民受苦。”

  “一句众生皆苦,就将朝廷所做的一切都抹杀了,你这秃驴,当真该死!”

  王承恩见崇祯神情不悦,立即大声呵斥老僧。

  老僧笑而不语。

  “今日就让你这老秃驴心服口服!”

  王承恩被激怒了,问道:“你可知道,崇祯三年以前,我朝岁入多少?”

  老僧微微一笑,“朝廷岁入,与百姓有什么关联?”

  “关联大着呢!”

  王承恩一声冷笑,开始侃侃而谈。

  “以崇祯二年为例!”

  “朝廷岁入包括,田赋收入米麦2600万石,军屯400万石,盐税200万两,金花银100万两(税粮折收的银两),茶税10万两,另外就是各种织物折合12万两。”

  “那时朝廷岁入,超过七成五来自田赋,朝廷困窘,入不敷出,百姓困顿,生计艰难!”

  崇祯二年的时候,王承恩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,因此对于朝廷的财政收入了如指掌。

  崇祯听了他说的这些数字,不由得回想起那几年的艰辛,心中一声长叹:“难怪叔父曾说,大明是被活活穷死的!”

  王承恩接着说道:“今年朝廷岁入破万万两银,高达12691万两之多,与崇祯二年相比,何止增加十倍?”

  “然而以前岁入主要来源的田赋,却不足一成,并且还取消了盐税、金花银等赋税。”

  “天下百姓赋税锐减,再加上摊丁入亩等新政,又没有了火耗银子,取消了丁口税,百姓负担一减再减!”

  “你却反倒说有无数黎民受苦,简直是颠倒黑白,信口雌黄!”

  王承恩心里面替崇祯和云逍感到委屈,因此越说越怒。

  听了王承恩报出的数据,云逍也不由得一阵动容。

  没想到大明的财政收入,这么快就破亿两白银。

  要知道,螨清败家子皇帝后期,人口暴涨到三亿。

  那时候朝廷最高财政收入,也才是8280万两。

  只不过朝廷收入高了,百姓的日子,却越发过得艰难了。www.biqubao.com

  麻子皇帝时期,人均粮食占有量最高达到1200斤,到了败家子手中,却下降到只有580斤,连一半都不到。

  由此可见所谓的盛世,不过是皇帝和官绅的盛世,与百姓没有分毫关系。

  如今大明人口才破亿,财政收入也破亿两,并且还是在轻徭薄赋,一再减免百姓赋税以及其他负担的基础上得到的。

  与所谓的康乾盛世相比,如今已经是盛世中的盛世。

  崇祯看了一眼云逍,神智一阵恍惚。

  若不是在六年前,鬼使神差地去了一趟吕祖观,大明如今是什么景象?

  自己这个大明天子,又是什么样的处境?

  老农邱长贵开口道:“要是说朝廷对咱这些泥腿子不好,那可是昧着良心说瞎话。老和尚,你说啥黎民受苦,可别带上咱!”

  其他百姓纷纷开口附和。

  王承恩得意地看着老僧,冷笑道:“老秃驴,你还有什么话可说?”

  “太祖曾说,税重民生苦。”

  “朝廷虽然减了田赋、丁口税,却广收工商税,巧立名目,与民争利,导致国富民穷,民生凋敝。”

  “老衲说的可对?”

  老僧已经有七十多岁,却是个懂得话术的,完全抛开事实不谈,巧妙地将话题引到工商税上。

  说到这个,王承恩没办法辩驳,这方面不是他的强项。

  崇祯皱了皱眉头。

  “太祖当年,的确说过‘税重民生苦’这样的话。”

  云逍这时候开口了。

  “太祖吸取前朝亡国教训,实行仁政。他认为固定税额是仁政的基础,工商税是剥民的工具。”

  “因此大明自崇祯三年以前,坚持了税额固定、且以田赋为主的基本国策。”

  “然而结果又如何?”

  大明财政收入最高时期,折合白银为3500多万两。

  而宋朝……丢掉半壁江山的南宋,岁入都在1亿两以上。

  宋朝富到什么程度?

  一个守城门的兵卒,年收入相当于欧洲的公爵。

  包青天年薪一万八千贯,相当于后世的1260万。

  宋朝和大明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,就在于是否从工商业收取了税收。

  历史上的大侄子,就是在百官冷漠的见证下,活活穷死的。

  大明两百多年历史,并非只有崇祯一人穷,实际上“没钱”贯穿了整个明王朝始终。

  而大明朝廷的穷根,早在开国之初,就被朱元璋植下了。

  其实到了大明中后期,工商业已经十分发达,但国家却无法对新增财富征税。

  每有皇帝想要增加工商税,就会遭到以“祖制不可改、税重民生苦”为由的反对。

  其背后,是特殊利益集团官僚的反对。

  “不收工商税,当真是百姓获益了?”

  “朝廷不收工商税,就不会对商人有律法保护,因此商人不得不依靠官员庇护,名臣徐阶就是其中典型。”

  “徐阶家经营松江棉布,拥有棉布作坊,还不用缴纳税款,因此敛聚千万巨财。”

  “官员甚至直接窃取盐、茶、马等朝廷专卖贸易的利润,更有甚者,不惜勾结东南沿海走私商人和㹻寇,来获取海贸暴利。”

  “朝廷和地方官府没有了收入,只能层层加码到百姓身上,比如火耗银、三饷,以及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、摊派。”

  “结果国与民俱贫,而官独富,而不是你所谓的国富而民穷!”

  嘴炮,向来是云真人的强项,从来没虚过谁。

  加上老僧本来就是强辩,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,被说的无言以对。

  “这位公子说的太好了!”

  一名行商打扮的中年人抚掌说道。

  “虽然我不大懂什么大道理,可我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贩卖货物,却也见识了不少。”

  “以前跑个买卖,需要层层打点,每一层都要从身上剐下一块肉,稍有不慎,一个小吏就能让人身家不保。”

  说到这里,中年商人眼圈都红了。

  灭门的知府,破家的县令,那是对寻常百姓而言的。

  对于地位低下的商人来说,一个小小的胥吏,就能让他们万劫不复。

  “如今虽说要交税,该孝敬的也少不了,可不用跟以往那样提心吊胆,一年下来总能赚个千儿八百的,在官吏面前也能挺直腰杆儿。”

  “什么税重民生苦?还不是那些当官的找个借口哄骗皇帝,好盘剥咱们这些商贾?”

  “你这老和尚,看着像个得道高僧,却是这样不明事理,在这儿胡说八道,就不怕佛祖降罪?”

  中年商人满脸不忿,红着眼睛盯着那老僧。

  “他不是不明事理,而是屁股坐歪了。”

  云逍微眯着眼睛,向老僧说道:“你见识不凡,却一再为官绅发声,莫非是出身官宦之家?”

三月,初春。

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,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,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

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

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

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

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

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

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

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

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

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

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

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

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

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

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

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

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

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

下载爱阅小说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。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

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

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
为您提供大神薛定谔的虎的家侄崇祯,打造大明日不落最快更新

第1270章 国与民俱贫,而官独富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biqubao7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