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量定了给她一成股份,工资福利另算。
草签了合同,仨人各有所得,皆大欢喜。
张震时间紧张,不能留下等着办理各种手续,将一百万交给林诗瑶,翡翠交给了冯宝美,那些琐事就拜托她们二位了。
第二天按照约定,张震又去了林府,和林佳城交流了一上午古董。
当天下午,与林诗瑶告别,就乘船离开了香江。
这次香江之行,可谓收获颇丰,除了白套路了八十万美刀,还搞到了龟壳、古玉辨、九叠篆字皇宋通宝。
重要的是,获得了林家的友谊和有了自己的珠宝公司,为将来在这边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在张震心里,最重要的收获其实是得到了两个人才。
对于他来说,什么珍贵宝物,都不如人才重要。
那些徒弟也是如此,在他心里的地位超过了任何的珍宝。
凌晨到达光州,几个徒弟和老郭叔侄都来迎接,场面非常热闹。
张震先询问了那些货,老郭保证今天就能发货,三天后能到泺南。
另外还告诉他昨天周向学已经来店里报道,今天就能见到这人来上班。
老郭对这位周经理的专业和素养非常佩服,认为有了这种职业经理人,公司业务肯定会蒸蒸日上。
最后张震问了一句,佛头的信和胶卷寄出去了么。
老郭前天已经办了这件事,估计现在信已经快到泺南了。
吃过早茶后,直接来到店里,几个徒弟立刻开始献宝。
将东西都摆在了玻璃柜台上,展示他们在串货会上买到的宝贝。
这次张震目的是锻炼徒弟们的眼力,和独立做主的能力,根本没指望他们能收到什么宝贝。
可是他目光扫过那些东西之后,却让他大为惊讶,好东西不少啊。
张震拿起一只将军罐问道,“这是谁收的?”
猴子脸色紧张的说道,“我,我的,师傅东西不对么?”
张震笑道,“东西没错,可你竟然敢收瓷器,胆子不小啊!”
猴子得意笑道,“您确实没怎么讲过瓷器,可俺看见这东西就挺喜欢,价钱也不贵才要八百块,俺就买了,就算东西不对,大不了俺自己赔。”
这些孩子兜里都不少钱,张震这次让他们只管放开胆子下手,万一赔了也不责怪。
所以他们胆子都大了不少。
张震点头道,“直觉不错,这是清中期嘉庆朝的将军罐,虽说是民窑但八百块很值,你还收了什么,拿出来让我看看。”
猴子指着一只三寸多的杯子道,“还有这个,俺看着喜欢,就买了,就是价钱贵了点,那人死活要两千,磨叽半天一千五拿下,师傅您看看对吗?”
这只杯子色彩非常艳丽,在灯光下呈现出厚重沉稳的牛血红,让人看一眼就无法挪开视线。
张震拿起来仔细看了片刻,拍着猴子肩膀道,“以后我给你开小灶,多学学瓷器相关知识,你很有这方面天赋!”
猴子脸上露出兴奋之色,眉开眼笑地说道,“俺就喜欢瓷器,谢谢师傅了,这东西到底是不是郎窑红?”
房间里对古董了解最少的人就是郭晓仪,她好奇地问道,“张总什么是郎窑红?”
张震举着杯子对徒弟们道,“清代自康熙朝中期开始,就非常重视瓷器,因为这东西是除了丝绸、茶叶之外的最大出口产品,同时宫廷和民间也需求量极大,所以就专门派驻了官员督造瓷器,官名督陶官。
清代历史中有四大督陶官,第一位名叫臧应选,他那个时代的瓷器被称为臧窑,第二位是康熙末年任职的名叫郎廷极,他做督陶官任期内所造的瓷器被称为郎窑,其中这种红最难烧制,后人称之为郎红!”
猴子听得入迷,催促道,“师傅您再讲讲郎红的特点!”
张震把杯子放平让大家都能看清釉面,“你们看,郎窑红,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,它色彩绚丽,红艳鲜明,如初凝的牛血般鲜红,有“明如镜、润如玉、赤如血”的特征,是瓷器中的绝品。
你们记好了,真正的郎红由于釉汁厚,在高温下产生流淌,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,呈现出旋状白线,俗称“灯草边”。
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,接近黑红色,这也是特点之一。
另外工匠在制作过程中,为了流釉不过底足,会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,阻挡流釉淌下来,这是郎红制作独特技法,有“脱口垂足郎不流”之称。
烧制郎红需要1300℃以上的高温,还有一定的运气在里面,往往十不存一,所以更显珍贵。
这只杯子虽说个头小,但也算得上是宝贝了。”
张震还有句话没明说,这件东西要是放在十几二十年后,至少值大几百万,甚至上千万。
这是他拥有的第一件郎红,立刻十分郑重地收好了。
猴子算是立了一大功,直接奖励一万块。
高兴得他直跳脚。
众徒弟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。
老郭叔侄也惊叹于猴子的运气,和张震的豪爽,感觉跟他合作十分值。
张震再看剩下的东西,虽说都是真货,但以民俗小件居多,比刚才两件瓷器可差远了。
里面有两件玉器,还算是中上品但价值超不过那件垂蕤。
张震不用问就知道,这是石蛋收的,他最喜欢的就是玉器。
果真石蛋拿起玉器来献宝,张震夸奖了他几句,让他把精力放在翡翠上,等以后再研究古玉。
这时候大头从桌角边一个小袋子里拿出几枚银圆,递给张震,“师傅您看,我收到了这个!”
几个徒弟立刻笑了起来,“咱们来卖银圆啊,你倒好还收了这么多。”
大头一翻白眼,“一边玩去,俺让师傅看看,这东西不简单。”
张震看了一眼,拿起其中一枚币面上印着一位清代地位头像的银圆道,“这东西你怎么看的?”
大头道,“俺一开始以为是臆造币,可一看是老东西,可师傅没讲过,笔记里也没有,俺就买了,东西不贵,才要一百,师傅这不是臆造币吧?”
张震哈哈笑道,“它确实不是臆造,而是清光绪初期,在四川造的卢比!”
大头懵了,惊讶道,“怎么清朝还造卢比?”
三月,初春。
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,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,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
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
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
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
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
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
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
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
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
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
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
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
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
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
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
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
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
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
下载爱阅小说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。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
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
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为您提供大神易宿的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最快更新
第111章 猴子又立大功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biqubao7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