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E > 其它小说 >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> 第175章 阳光正好
  第175章阳光正好

  谋刺沙皇这件事吧,一般人还真做不到,毕竟你连沙皇人在哪儿都不知道,总不能天天蹲在加特契那宫门口等沙皇出来吧。

  亚二遇刺后,亚三大索全国,发誓要把民意党人,以及他们背后的支持者全部找出来,绳之以法。

  这事儿最终不了了之,秘密警察查了一年多,最终只揪出来一些倒霉蛋应付了事,真正的所谓幕后支持者,一个都没找到。

  当真是找不到吗?

  秘密警察调查的结果是,连警务督察苏杰伊金都被人当街刺杀,这同样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。

  就这,圣彼得堡一帮人还在为刺客求情。

  乔治也不知道小尼古拉是吃错了什么药,才会发电报给科尔夫。

  三月底,今年的第一批哥萨克退伍老兵抵达海参崴,总数900人。

  这900人全部都来自莫斯科地方部队,谢尔盖对乔治的工作还是很支持的。

  乔治不白要,按人头结账,一个人10个卢布,一手交人,一手交货,成本比从清帝国雇佣工人高多了。

  海参崴最初从清帝国雇佣工人的成本也很高,平均每个工人,抵达海参崴的成本也高达10个卢布左右。

  但随着时间推移,从清帝国雇佣工人的成本迅速降低,平均一个人已经降到2个卢布左右,从俄欧地区雇佣工人的成本却还是居高不下。

  这也很好理解。

  现在海参崴从清帝国雇佣工人,主要方式已经不再是找人贩子坑蒙拐骗了,而是依靠每年冬季返回清帝国的雇工口口相传,这些雇工就像候鸟一样,每年春天都为海参崴带来大量新鲜血液,平均每个人能为海参崴带来5名新工人。

  相对来说,穆麟德的工作进展却并不太顺利。

  清国内陆地区的人们,思维方式比较顽固,对于出国务工的接受程度不高,他们宁愿在老家忍饥挨饿,也不愿意跟大鼻子去海外讨生活。

  大鼻子是清国内陆地区对洋人的统一称谓。

  这个绰号算是中性词,还有更难听的“洋鬼子”。

  有些在沿海地区常用的招数,在清国内陆地区也不好用,因为清国内陆地区宗族观念严重,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族,外地人如果敢来硬的,那等于是找死。www.biqubao.com

  现在的清帝国,还没到人人可欺的地步。

  人虽然不好招,猎枪却很好卖。

  尤其是一些盗匪横行的山区地带,海参崴出厂价40卢布的双管猎枪,在清帝国可以轻松卖到100两银子,子弹还得另算钱,不二价。

  仅穆麟德,在刚过去的冬天里,就在清帝国销售了超过5000把双管猎枪。

  冬天既然已经过去,距离乔治返回圣彼得堡的时间也就越来越近了。

  库克列夫和卡尔波夫一共做了四辆汽车,尼古拉一辆,沙皇一辆,皇后一辆。

  最后一辆让叶卡捷琳娜带到法国去,看看能不能在法国打开销路。

  乔治要求也不高,能收回成本就行。

  当然如果能赚钱,乔治也不拒绝。

  从海参崴返回圣彼得堡的路程依然很漫长,因为要送叶卡捷琳娜回尼斯,多尔戈鲁科夫号在尼斯进港,乔治也在尼斯下船,改为乘坐火车前往圣彼得堡。

  火车的速度,比船还是要快一些的。

  虽然乔治让叶卡捷琳娜不要乱花钱,叶卡捷琳娜还是给乔治在尼斯置办了一些产业,仅葡萄园就有四个,还有一个酿酒厂,以及一座源自13世纪的古老城堡。

  这城堡听说还是法国皇帝的产业呢。

  乔治对城堡没兴趣,直接去叶卡捷琳娜的庄园。

  既然有了汽车,乔治就干脆和叶卡捷琳娜开车回家。

  作为整个欧洲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,尼斯一年四季总是那么热闹,无数欧洲顶级贵族和富豪在尼斯置办产业,尼斯的房价堪比巴黎,寸土寸金。

  格奥吉的病一直都没好,每年冬天都要在尼斯养病。

 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,在此时是无药可医的绝症,沙皇为了格奥吉的病情找遍欧洲名医,格奥吉的病情却没有好转。

  格奥吉同样居住在尼斯郊外的一个庄园里,他平日里从不出门,也不参加社交活动,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裹着毛毯,坐在二楼阳台的躺椅上,看日出日落。

  “殿下,尤里耶夫斯卡娅公主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回来了,还带回来一辆很漂亮的马车,这辆马车没有马,却可以自己移动,您没见到那场面,码头上人山人海,所有人都涌过去看热闹。”格奥吉的贴身侍从伊利亚有一个很神奇的特质,不会被肺结核传染,所以才能出现在格奥吉的身边。

  “那不是马车,是汽车——”格奥吉经常和尼古拉通信,尼古拉会在信里向格奥吉介绍圣彼得堡发生的新鲜事。

  库克列夫发明的汽车,已经通过圣彼得堡科学院的评审,圣彼得堡科学院正式将“汽车之父”的荣誉授予库克列夫。

  这本来是件无可争议的事,但是却遭到德国的反对。

  几乎就在库克列夫发明汽车的同一时间,卡尔·本茨将他的发动机安装到一辆三轮车上,所以德国认为“汽车之父”的荣誉,应该属于卡尔·本茨,而不是库克列夫。

  和库克列夫的汽车相比,卡尔·本茨的汽车太简陋了,并且没有第一时间向公众展示。

  圣彼得堡科学院认为,卡尔·本茨的发明根本就不是汽车。

  所以圣彼得堡科学院正在和德国人打官司。

  “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好像跟尤里耶夫斯卡娅公主在一起,需要我通知他吗?”伊利亚知道格奥吉和乔治的关系,平日里格奥吉提到的最多的人,就是尼古拉和乔治。

  格奥吉沉默半响,微微摇头,表情落寞。

  “算了,谁又愿意见到我这副鬼样子呢——”

  就算乔治知道格奥吉在尼斯,乔治也不能来看望格奥吉,避免被传染。

  乔治真不知道格奥吉在尼斯,他在尼斯只停留了一个晚上,第二天就乘坐火车出发去圣彼得堡。

  乔治的随从众多,还带着3辆汽车和整整一个车皮的海参崴土特产,所以乔治干脆就包了一辆专列,速度虽然快,费用也高到让乔治都几乎破防。

  俄罗斯的运费贵。

  法国的运费也不便宜,在赚钱这件事上,法国人比俄罗斯人更吝啬,葛朗台就是法国人。

  乔治不吝啬,专列的条件虽然没有皇家专列好,乔治也已经过了追求个人享受的阶段,他对生活的要求标准不高,在火车上看看书看看报纸,睡一觉,圣彼得堡就到了。

  乔治第一时间去加特契那宫,给沙皇一家子送礼。

  尼古拉似乎又长高了点,但还是没有突破一米八,他已经开始蓄须,威势与日俱增。

  好在尼古拉对乔治的态度没有变,他见到乔治之后,第一句话就是:“你这一个多月为什么没有给我发电报?”

  大侄子,我这一个多月都在海上漂着呢,怎么给你发电报啊?

  现在还没有无线电报呢。

  “我都给伱攒着呢,让你一次看个够。”乔治递给尼古拉一个书包。

  就是海参崴发给小学生的那种书包。

  别小看书包,这在19世纪,是不折不扣的新鲜事物。

  海参崴的书包还不是军队中常见的那种单肩挎包,而是可以背在背上的双肩背包。

  背包的背带经过特别加宽加厚,背在背上更舒服。

  上面还留了一个提手,便于单手提。

  书包两侧有网袋,可以装一些小东西。

 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拉链,只能使用绳带封口。

  说到拉链,乔治已经让人开始研究这玩意儿。

  虽然拉链相对于乔治的其他生意来说不值一提,但是拉链的作用很大,就像墨镜一样。

  尼古拉在见到乔治的时候,就带了一副墨镜,而且还是经典蛤蟆镜,乔治一眼就认出来,这又是尤里耶夫公司的产品。

  前面说了,墨镜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不仅仅是装饰品,更可以有效预防雪盲症,所以在俄罗斯,墨镜是必需品。

  尤里耶夫公司生产的墨镜去年就已经上市销售,由于产量不高,价格非常昂贵,像尼古拉戴的这种——

  尼古拉戴的不是普通墨镜,镜片是高手匠人全手工磨出来的,材质是水晶,根本无法大规模生产。

  一副普通墨镜,在圣彼得堡目前的售价是10卢布。

  10卢布的价格不低了,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。

  尤里耶夫公司每个月只能生产3000副墨镜,供不应求。

  “这就是你的汽车?”尼古拉终究还是小孩心性,马上就被汽车转移了注意力。

  既然是送给沙皇一家的礼物,性能怎么样先不说,装饰肯定要尽善尽美。

  这么说吧,乔治送给沙皇一家的汽车,仅装饰用的黄金,每辆车就用了足足3公斤。

  除了黄金之外还有大量钻石,尤其汽车前部车标位置的图案,全部是用钻石组成的。

  虽然不是彩钻,也不是鸽子蛋大小的巨型钻石,但这么多钻石组合到一起,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是熠熠生辉,亮瞎人眼。

  乔治也是鸡贼,特意选了这个阳光最好的时刻来到加特契那宫。

三月,初春。

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,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,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

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

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

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

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

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

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

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

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

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

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

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

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

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

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

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

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

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

下载爱阅小说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。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

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

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
为您提供大神鲇鱼头的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最快更新

第175章 阳光正好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biqubao7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