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尔干国家对塞尔维亚,并没有类似俄罗斯帝国一样的斯拉夫兄弟情。
乔治希望尼古拉放下助人情结,尊重他人命运。
尼古拉也确实没心情调解巴尔干联盟的内部矛盾。
德军的反击比预想中更猛烈,马肯森对火炮的使用出神入化,性能出色的斯柯达火炮,在康拉德手中只会变成俄军的战利品;马肯森将火炮集中使用,迫使兵力数倍于己的伊万诺夫军团仓皇后撤。
兴登堡的进攻同样凌厉,一直攻到华沙城下,才被第二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拼命拦住。
第二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分别隶属于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,指挥协调又成为新问题,两个集团军并不能密切配合。
10月3号,瓦西里率领的第12集团军,率先向奥第五集团军发动进攻。
和马肯森一样,乔治手下的将军,也很擅长使用火炮,历次阿穆尔演习的结果证明,火炮只有在集中使用时,才能发挥最大作用。
和阿穆尔时期相比,第12集团军还得到了空军的援助,俄罗联军占领奥尔贝之后,瓦西里在奥尔贝修建了野战机场,进驻的飞机已经有百余架。
在空军的帮助下,奥军完全无法抵御高日军团的疯狂突击,一触即溃,以长崎人为主组建的长崎步兵师,一昼夜之内的推进距离达到50公里,堪称军事奇迹。m.biqubao.com
长崎师在推进的过程中,还顺便攻破了奥军的两道防线,消灭奥军4000人,俘虏1.5万,缴获火炮100余门。
4号,第13集团军参战,以钳形攻势从侧翼对奥第五集团军实施夹击。
第五集团军全线溃退,短短48小时之内,后撤距离达到120公里,让瓦西里和安德烈望尘莫及。
这也能理解。
奥地利人并不是肋生双翼,而是利用铁路快速后撤,沿蒂萨河布置新的防线。
奥地利人接受加利西亚战役的教训,在撤退的时候尽可能将道路和桥梁炸毁,延缓俄军的攻击速度。
瓦西里很高兴,命令部队加快速度前进。
安德烈提醒瓦西里,第12集团军战线过长,冲在最前面的长崎师,已经和第12集团军主力脱节,有被敌人包抄的风险。
瓦西里不担心,甚至希望奥军主动出击,这样瓦西里就可以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。
瓦西里没想到的是,他的疯狂进攻不仅让康拉德肝胆俱裂,也让法尔肯海因为之侧目。
10月7号,马肯森率刚组建的德第10集团军,从加利西亚狂奔300公里抵达蒂萨河防线,第一时间将孤军深入的长崎师包围。
马肯森率领的第10集团军一共由5个师组成,其主力是德禁卫第2师。
瓦西里好奇,远在加利西亚的马肯森,为什么能第一时间抓住第12集团军的破绽?
结合德军在反击过程中的表现,瓦西里给乔治发电报,怀疑俄军的电报密码已经泄露。
这也不是不可能。
俄军之前在坦能堡大败,德军缴获了数部俄军没有来得及破坏的军用电台,俄军的通讯密码,很可能就是那时候泄露的。
乔治这时候才注意到,世界大战打了两个月,俄军的军用密码居然一直没有更新,使用的还是去年的通讯密码。
乔治不管密码有没有泄露,直接给小尼古拉发电报,启用第二套备用密码。
说来神奇,就在俄军启用新密码之后,德军的进攻居然停止了。
这并不全是新密码的功劳,也战场局势有直接关系。
鲁兹斯基和伊万诺夫的矛盾,直接影响到俄军在前线的作战,小尼古拉和战区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来到伊万诺夫的指挥部,亲自处理这个问题。
伊万诺夫很生气,要求更换北方面军指挥官,撤销鲁兹斯基的职务。
阿列克谢耶夫的调查结果证明,西南方面军的溃败并不是因为鲁兹斯基作战不力,而是因为伊万诺夫能力不足。
伊万诺夫麾下有着帝俄规模最大的野战军团,第三、四、五、八集团军的兵力加起来,比乔治手下的兵都多,完全没理由顶不住马肯森的进攻。
马肯森之前率领的德第9集团军是匆忙组建的,加上配合作战的奥军骑兵师,一共就只有7個师,大约10万人。
俄罗斯步兵师的规模还比德军更大,平均每个师多出四个营的兵力。
即便马肯森每一次都能集中所有兵力攻击,俄军在一线作战的兵力,还是马肯森军团的三倍多。
和伊万诺夫军团相比,鲁兹斯基麾下的北方面军只有匆忙重组的第一、第二集团军,第10集团军还没有集结完毕,无法投入作战,能在华沙顶住兴登堡的进攻,已经充分证明鲁兹斯基的能力。
小尼古拉当机立断,撤销伊万诺夫的职务,由战区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担任西南方面军总司令,并将原本隶属于西南方面军的第五集团军,划归鲁兹斯基率领的北方面军指挥。
伊万诺夫的问题很严重,加利西亚战役中,鲁兹斯基的出色表现掩盖了伊万诺夫的平庸,没有暴露出来。鲁兹斯基担任北方面军指挥后,伊万诺夫原形毕露,他的指挥很拙劣,将部队分批投入前线,这导致俄军在前线的部队,一直跟德军差不多,完全体现不出兵力优势。
在得到第五集团军之后,鲁兹斯基有了足够的兵力抵御兴登堡的进攻,德军的攻势遂陷入停滞。
马肯森在蒂萨河,希望复制桑河奇迹,吃掉长崎师,打消第12集团军的锐气。
长崎师师长马卡洛夫不让马肯森如愿,发觉部队被包围之后,立即收缩兵力固守待援。
留给马肯森的时间并不多,第12集团军的援军会在24小时之内抵达,马肯森必须在援军抵达之前吃掉长崎师,才能达到战术目的。
长崎师由于轻装突进,并没有携带重武器。
前段时间的连绵大雨,将蒂萨河附近彻底变成沼泽。
于是在沼泽的烂泥地里,长崎师和德禁卫第二师,进行了残酷的白刃战。
德国的禁卫部队和俄罗斯近卫军在形式上不太一样,本质上都是精锐中的精锐,战斗力异常突出。
乔治在征调高日军团赴欧参战时向他们承诺,如果他们能活到战后,他们就可以加入俄罗斯国籍。
在每一名士兵加入部队之前,他们的家属就已经领到一笔丰厚的安家费。
在受伤或者死亡时,士兵本人或家属,同样可以领到丰厚的抚恤金。
有了乔治的承诺,长崎师的士兵身材或许不如禁卫第二师的士兵高大,作战意志却更加顽强。
面对残酷的白刃战,长崎师士兵没有退缩,跟禁卫第二师打出近乎1:1的交换比。
马卡洛夫无所谓,殖民地仆从军死一个补一个,不拖不欠。
马肯森却无法接受这种损失。
战斗进行到7号午夜,德军主动撤退,马卡洛夫逃过一劫。
德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。
德军撤退的时候,长崎师可以作战的士兵只剩下不到3000人,马卡洛夫的师指挥部工作人员也已经武装起来,准备和德军决一死战。
吃了这么大的亏,瓦西里怒火中烧,命令第12集团军渡过蒂萨河,继续向德奥联军发起进攻。
于是以熊本士兵为主组建的熊本师,在渡河时遭到德奥联军火炮的毁灭性打击。
第12集团军的攻击虽然被迫停止,但此时瓦西里和安德烈的进攻已经完全达到战术目的,下一个目标就将是布达佩斯。
蒂萨河一线陷入僵持的同时,阿列克谢耶夫和鲁兹斯基也终于开始对德军的反击。
阿列克谢耶夫率先出击,命令第四集团军渡过维瓦斯河,向奥军发动攻击。
奥军损失超过4万人,溃退60公里才重组战线。
奥军的溃退也导致德军的侧翼失去保护,兴登堡不得不下令撤退。
兴登堡在撤退的时候,对沿途的交通设施进行了彻底的破坏,道路和桥梁被炸毁,铁路被拆除,沿途俄罗斯城镇的居民财产,也全部被掠夺一空。
瓦西里和安德烈也没闲着。
特兰西瓦尼亚是奥匈帝国领土,按照乔治和斐迪南的协议,战争结束后将把特兰西瓦尼亚交给罗马尼亚王国统治。
所以对于特兰西瓦尼亚来说,俄军纯属过客。
既然是过客,那就不用客气了。
长期以来,匈牙利王国凭借在奥匈帝国内的特权,获益巨大,所以生活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人普遍都挺有钱。
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罗马尼亚人,受罗马尼亚王国的保护,俄军还不算过分。
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就倒了霉,他们遭到俄军的清算,财产损失巨大,俄军带不走的不动产,也被当地罗马尼亚人瓜分。
乔治不管俄军在前线的所作所为,这年头所有国家的军队,本质上都跟土匪差不多,基钦纳在南非坚壁清野,兴登堡在华沙纵兵劫掠,乔治也不可能用过高的道德标准,要求第12、13集团军的哥萨克。
10月15号,蒂萨河前线降下1914年冬季的第一场大雪,双方的军事行动都陷入停滞。
三月,初春。
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,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,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
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
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
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
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
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
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
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
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
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
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
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
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
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
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
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
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
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
下载爱阅小说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。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
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
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为您提供大神鲇鱼头的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最快更新
第600章 1914年的第一场雪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biqubao7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