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5号,乔治返回彼得格勒。
此时俄历新年还没有到来,俄罗斯帝国使用的儒略历,比公历晚13天。
战时的彼得格勒,和之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,毕竟前线在距离彼得格勒1000公里之外的地方。
能看得出,为了营造节日气氛,彼得格勒地方政府还是用了不少心思的,各地也都有农民代表团抵达彼得格勒,庆祝新年。
可是和一团糟的前线相比,彼得格勒的歌舞升平就格外讽刺。
三天前,为报复乔治对柏林的“轰炸”,兴登堡再次向俄军发动进攻。
短短三天内,俄军又损失了8万人。
乔治都没有注意到,对于这些数字,乔治现在也开始麻木了。
“北方面军的精锐部队全部损失在坦能堡,从那之后,前线就一直处于恶性循环状态,新兵抵达战场,甚至都还没有熟悉环境,就被德军击溃——”
德米特从坦能堡带回来的近卫师,在华沙战役中全军覆没。
自战争爆发后,俄军损失超过120万人,和彼得格勒人口差不多。
这么看的话,似乎损失也没多大,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。
苏霍姆利诺夫对俄军的表现很不满,他和小尼古拉的矛盾在军事会议上全面爆发,小尼古拉指责苏霍姆利诺夫没能保障前线部队的后勤,苏霍姆利诺夫认为俄军浪费了太多机会。
乔治因为对塞尔维亚王国的冷漠,早已恶名在外。
但巴尔干俄军的表现,却成为俄军在过去半年内唯一的亮点。
第一天的会议除了互相甩锅,没有任何结果。
晚上乔治又照例在冬宫留饭。
尼古拉询问乔治,是否应该调整苏霍姆利诺夫的职位。
小尼古拉和苏霍姆利诺夫的矛盾由来已久,一个是前线指挥官,一个是负责后勤的总参谋长,将帅不和简直就是灾难。
尼古拉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,乔治还以为尼古拉是想把小尼古拉换掉。
过去半年俄军在北线和西线的表现,充分证明了小尼古拉的志大才疏。
早在华沙战役后,彼得格勒就有人提出,应该让乔治担任欧洲战区总司令,让小尼古拉去不太重要的巴尔干。
这个建议很糟糕,更换战区司令不是一纸公文那么简单。
巴尔干战区的集团军指挥官,全部都是乔治的心腹。
欧洲战区也一样,乔治去了欧洲战区,对鲁兹斯基和阿列克谢耶夫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信任。
相对来说,还是更换总参谋长,对前线的影响会更小一些。
不过苏霍姆利诺夫作为俄罗斯帝国资历最老的将军,在军中同样影响力巨大。www.biqubao.com
至少需要一個合适的理由,才能名正言顺的将苏霍姆利诺夫革职。
如果让乔治选择,乔治会让苏霍姆利诺夫取代小尼古拉,担任欧洲战区总司令。
虽然苏霍姆利诺夫没有直接指责小尼古拉,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前线俄军的失利,是因为小尼古拉的无能造成的。
目前在俄军担任高级职务的王室成员,只剩下小尼古拉和乔治。
如果尼古拉在两人的矛盾中,罔顾事实偏袒小尼古拉,那么引发的连锁反应,或许比撤换小尼古拉更大。
维特后来说,站在乔治的立场上,乔治不应该给任何建议。
维特错了,乔治的立场不是罗曼诺夫家族,而是俄罗斯帝国。
冬宫对于彼得格勒是没有秘密的。
所以在转天的军事会议上,乔治就遭到国家杜马议长罗将柯的攻击。
罗将柯将塞尔维亚王国灭亡,30万塞军损失的责任,归咎为乔治的冷漠。
彼得格勒开会这会儿,贝尔格莱德战役正在进行中,布鲁西诺夫率领的第11集团军已经攻入贝尔格莱德,正在和奥军进行激烈的巷战。
罗将柯认为,以巴尔干俄军的实力,如果俄军在奥军发动攻击的第一时间就进入塞尔维亚王国,联合塞军作战,那塞尔维亚王国不仅不会灭亡,或许现在已经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收入囊中。
“你说的那么好听,不如你来担任巴尔干战区总司令?”
乔治直接顶回去,不是专业人士,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指指点点。
坐在彼得格勒的办公室里,前线部队只是一个个沙盘上的三角旗,纸上谈兵谁都会。
到了乔治这个级别,战争已经不再单纯,而是为政治服务的辅助手段。
“抱歉大公爵,我并没有指责你的意思,如果我的措辞不当让你误会,我会向你道歉。”
罗将柯的前倨后恭简直可笑,胜利者不接受指责。小尼古拉在第二天的会议中一言不发,也没有和乔治交流,会议结束直接离开。
乔治没什么好说的,就算不担任战区总司令,小尼古拉依然是大公,地位崇高。
打不赢这场战争,这个房间里的所有人,一切都会失去。
也不一定。
回到尤里耶夫宫,亚历山大前来拜访,乔治感觉有点饿,安妮让人送来晚饭,乔治和亚历山大边吃边谈。
“圣彼得堡改名彼得格勒后,很多东西都变了,陛下这半年多以来,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巡视,现在掌控圣彼得堡的,是皇后。”
亚历山大对现在的圣彼得堡不太满意。
尼古拉确实是尽职尽责的,自从战争爆发后,尼古拉要么去各地督促动员工作,要么出现在军营里看望准备前往前线的动员部队,要么在工厂视察生产工作。
阿列克丝也做了一些事,在她的帮助下,前线俄军成立了60所野战医院,她和两位大公主经常去医院帮忙,还在冬宫为前线俄军组织慈善筹款。
不过阿列克丝的权力欲望实在是太可怕了,在她的干预下,帝国在过去半年内,御前大臣几乎换了一遍,其中财政大臣换了两次。
亚历山大临走时告诉乔治:“那个家伙又回来了——”
亚历山大指的是拉斯普廷。
乔治好奇,这人还没死呢?
真没死。
拉斯普廷的生命力很顽强,他在去年被一个女仆刺伤腹部,几乎就要死了,却又奇迹般活过来。
战争爆发后,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能力,尼古拉将阿列克谢的私人医疗团队派往前线帮忙,这就给了拉斯普廷重新回到帝国权力中心的机会。
“这个人很谨慎,居无定所,从不在公众场合露面。”
安妮也知道这件事,不过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乔治来没有来得及详细了解这件事,君士坦丁堡传来消息,奥斯曼帝国撕毁协议,派出军队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东侧的非军事区。
《圣彼得堡条约》规定,博斯普鲁斯海峡东侧50公里为非军事区,奥斯曼帝国可以派出官员管理,但军队不能进入。
穆罕穆德五世的理由是,博斯普鲁斯海峡东侧盘踞着叛军残余势力,为了消灭这些叛军余孽,穆罕穆德五世不得不派出军队进入非军事区。
这个理由貌似很合适。
乔治将这个举动认定为奥斯曼帝国的试探。
如果巴尔干战区对此毫无反应,任由奥斯曼帝国进入非军事区,那么下一步,奥斯曼帝国就可以将火炮架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东侧,直接对君士坦丁堡发动攻击。
这是时机选择的也很巧妙。
乔治现在人在圣彼得堡参加会议,不在君士坦丁堡。
第11集团军在塞尔维亚,第12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在特兰西瓦尼亚,驻扎在君士坦丁堡的第14集团军,名义上虽然是集团军,实际上只有两个军四个师。
乔治给杨科夫发电报,命令杨科夫率领第14集团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,进入海峡东岸。
既然海峡东岸有叛军,那么巴尔干战区派出部队前往镇压,也可以说得过去。
日俄战争后,杨科夫退役,不再担任正式职务。
战争爆发后,杨科夫担任东印度动员委员会负责人,负责东印度的动员工作。
叶罗欣坐镇阿穆尔,不能离开。
杨科夫老当益壮,主动申请来到前线。
奥斯曼帝国对于第14集团军在小亚细亚半岛登陆反应强烈,穆罕穆德五世不仅没有收敛,反而持续派出军队进入非军事区,短短一个星期内,奥斯曼帝国进入非军事区的军队已达30万人。
第14集团军的总兵力只有6.8万。
眼看形势越来越危险,乔治从希腊王国抽调两个师前往增援。
和巴尔干战区相比,希腊军队的动员速度比较慢,乔治抽调的两个师还没有在塞萨洛尼基登船,奥斯曼帝国第一集团军向第14集团军发动进攻。
奥斯曼帝国正式参战。
也几乎在奥斯曼帝国参战的同时,意大利王国向奥匈帝国提出,要求奥匈帝国将被占领土还给意大利王国。
老皇帝不假思索,拒绝了意大利王国的要求。
埃马努埃莱三世很生气,决心以武力方式收回被占领土。
1月17号,意大利王国向奥匈帝国宣战,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漫长,最残酷,也最让人啼笑皆非的肥皂剧由此爆发。
一战期间,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大大小小的战斗战役数百次,规模较大的战役一共有12次。
这12次战役,全部被命名为伊松佐河战役。
三月,初春。
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,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,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
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
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
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
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
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
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
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
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
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
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
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
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
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
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
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
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
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
下载爱阅小说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。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
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
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为您提供大神鲇鱼头的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最快更新
第611章 意大利 奥斯曼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biqubao7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