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E > 历史小说 > 明末小兵崛起 > 第319章 加征剿饷,撤换王家桢
  崇祯皇帝在建极殿,召集勋戚们要求捐助的事情,很快便在京师内传开了。

  不少大臣在听闻了此事后,怕崇祯皇帝也要他们捐助。

  于是,大臣们故意穿着撕坏且打着补丁的官衣上朝,以展露出自己家境确实贫穷。

  当然也有勋戚及大臣们,主动上街变卖家具,也有的上街摆摊卖字画。

  崇祯皇帝在听说后,当即摔坏了好几个成化杯。

  他哪里不知道,这些勋戚大臣们,是在故意做给他看的。

  这是在明显的抗拒捐助。

  崇祯皇帝暗怒,这些勋戚大臣们不知道,若是大明真的大乱了,他们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。

  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的道理,他们不知道吗。

  当然了,这些勋戚大臣们哪里会不知道这个道理。

  但他们也知道,铁打的世族流水的皇位。

  若是大明真的倒下了,他们还可投向下一家。

  要想这些勋戚大臣们捐助钱财,这简直比要他们的命还要难。

  这件事情在京师中热闹了好几天后,才渐渐平息了下来。

  没有筹到饷银的崇祯皇帝,只好召来新任半年不到的户部尚书程国祥,询问如何筹集饷银。

  程国祥建议道,可借用一年各省留存的税粮。

  各省留存的税粮,除开支官吏师生及宗藩的俸禄外,还要用于防海、防江、防倭、防矿盗。

  但崇祯皇帝与程国祥不知道的是,自辽东发生战事以来,各省留存的税粮早已被调用的差不多了。

  就算是略有剩余,也无济于大事。

  随后,程国祥又建议道,可以收取房间架税,向京师内的百姓征收门面税。

  规定无论门面大小户,皆收取税银一钱。

  但是程国祥的这个建议,遭到了京师百姓们的集体抵抗。

  甚至有百姓半夜往程国祥的府邸门口泼粪倒屎。

  最后,这个办法也虎头蛇尾的不了了之。

  崇祯皇帝无奈,最后又召来杨嗣昌,询问如何筹集饷银之事。

  对于筹集饷银之事,杨嗣昌根据自己在户部任过职的经验,向崇祯皇帝建议道:“皇上,我们可以加征剿饷啊!”

  “加征剿饷?”

  崇祯皇帝面露难色。

  自万历四十八年起,大明就加征有辽饷之事。

  大明境内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,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。

  至崇祯四年(1631),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。

  既然有辽饷的先例在,那也就可以向老百姓们加征剿饷。

  但是,目前的辽饷就已经把百姓们逼得走投无路,纷纷逃荒从贼。

  这要是再次加征剿饷,百姓们怕是再也承受不住。

  杨嗣昌看出了崇祯皇帝的难色。

  他建议道:“皇上,我等可以改变‘因粮输饷’的方式,直接按亩均输。”

  “如此,不管缴纳多少的税粮,都可按田亩一体加征。”

  “当然,为保证百姓们承受不住这样的加征,我们可以承诺只加征一年即可。”

  崇祯皇帝面露意动之色,显然心中也是赞同杨嗣昌的办法。

  “爱卿此法确实不错,可按每亩加征多少方为妥当,而且又不会使得朕的子民出现动乱呢?”崇祯皇帝问道。

  “回皇上,经过微臣的一番计算,每亩加派米六合,以每石折银八钱征解,另每亩又加征银一分四厘九丝,田赋加派达三百三十万两。”

  “如此,饷银之事便可得到解决。”杨嗣昌似乎心中有数。

  崇祯皇帝在听完杨嗣昌的建议后,脑海中在迅速的衡量利弊。

  随后,崇祯皇帝从龙椅上起身,来回的在御案前踱步。

  而杨嗣昌则在御阶下低首闭眉,心中也是有些忐忑不安。

  他提出的这个建议,也是包含着自己的私心在里面。

  杨嗣昌的家中拥有良田千亩,之前的‘因粮输饷’之策,使得他家中每年要多上缴几百两的税银。

  ps:因粮输饷,规定凡缴纳地亩粮税在五两银子以上的,就要进行加征若干,田地越多,加征的粮税也就越重。

  而‘按亩均输’的话,就可以利用各种手段,巧妙的进行避税逃税。

  崇祯皇帝在御案前来回的走了几分钟后,心中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
  他转头看向御阶下的杨嗣昌,语气郑重的说道:“爱卿,加征剿饷之事,就这么办!”

  “但这剿饷的加征,只征收一年即可。”

  “是,皇上!”杨嗣昌内心欣喜。

  ......

  崇祯十年三月底。

  崇祯皇帝正式下诏加征剿饷。

  诏书言:流寇蔓延既久,生民涂炭已久。不集兵会剿,贼不能速除。不多措钱粮,兵不能大举。帑部匮诎,设处无方。廷议改因粮为均输,暂累吾民一年,除此心腹大患。筹思再四,万非得以......(不能在多水数字了)

  加征剿饷二百八十八万两,无疑是加大对贫苦百姓们的压榨。

  但此时剿贼心切的崇祯皇帝,也是难以顾及太多。

  四月三日。

  崇祯皇帝收到五省总理王家桢的求援之信,恳请皇上派遣边军及关宁铁骑,以期剿贼。biqubao.com

  这时的崇祯皇帝,也已是彻底对这个昏庸无能的王家桢失望了。

  他没有派遣援兵助剿流贼,而是下旨斥责了一顿。

  随后,崇祯皇帝又一次召来杨嗣昌,询问可有合适的五省总理之人选。

  在三边总督及五省总理的人选上,杨嗣昌认为洪承畴做的十分到位,而五省总理的王家桢,可谓是庸才一个。

  因此,在面对崇祯皇帝的询问时,杨嗣昌立马向之建议道:“回皇上,臣思总理一官,与总督专任剿杀,须得饶有胆智、临机应变之才,非现任两广总督熊文灿不可!”

  熊文灿现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,在崇祯元年时,熊文灿招抚了海上巨寇郑芝龙。

  随后,熊文灿又借助郑芝龙的海上武装力量,平定了海寇钟凌秀及刘香。

  在军事上,也算是有一番作为。

  至于杨嗣昌为何会推荐熊文灿为五省总理一职。

  这还是因为熊文灿的姻亲、礼部侍郎姚明恭,同杨嗣昌的关系非常密切。

  在得知杨嗣昌在物色五省总理的人选时,姚明恭便极力推荐熊文灿。

  这就有了杨嗣昌推荐熊文灿的一幕。

  崇祯皇帝在略一思索后,便欣然同意。

  因为在崇祯皇帝的心中,熊文灿能平定海寇,稳定海疆,也算是知晓兵事之人。

三月,初春。

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,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,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

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

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

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

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

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

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

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

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

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

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

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

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

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

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

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

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

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

下载爱阅小说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。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

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

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
为您提供大神老牛俊的明末小兵崛起最快更新

第319章 加征剿饷,撤换王家桢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biqubao7.com